這是一個專為新店、烏來、坪林、深坑、石碇等區的國中小所設立的網路平台,除了資源交流分享以外,也可作為"非危機個案處理原則"的諮詢管道喔~
顯示具有 學校社會工作相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學校社會工作相關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人生領航員─協助目睹暴力家庭的孩子

在班級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家庭中有暴力情形的學生,
孩子可能是受暴者,也可能是成人間暴力的目睹者,
所謂的目睹,不僅止於親眼看見,也包含了暴力當下聽到,
或是暴力後聽到家人述說,或是看到聽到家人的情緒反應(如哭泣、離家、自傷等),
目睹暴力對於兒童的影響甚鉅,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特地為學校教師編制了一本手冊,
從怎麼發現目睹兒、發現以後該怎麼協助,
怎麼跟學生談話,對於學生問題行為該如何回應,
到家庭暴力的介紹、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的影響等等,
希望協助教師們更認識,也更知道如何面對目睹暴力的學生 ,
手冊最後也附上活動單元設計教案,讓需要的教師們參考。

手冊目前線上就可下載全文版喔!!網址如下:
http://dspc.moi.gov.tw/public/Attachment/7971652371.pdf
歡迎老師們踴躍下載!!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我該通報嗎?

最近常有學校諮詢關於兒少保通報的議題,通常都是因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而以為應先調查清楚再通報,或是想要更清楚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但是又因為不知該如何查證事件之真實性,造成通報上的疑慮或延遲通報,導致學校或老師落入被裁罰的窘境(根據家暴防治法及兒少福利法均規定教育人員為責任通報者,且不得超過24小時通報)。

事實上,只要「知悉」有違反兒少保護事件即要通報,調查事實、評估處理的工作會由家防中心社工接手。以下,就學校常會遭遇到的問題做簡單的說明:

*孩子說的是事實嗎?

    當孩子說出這樣的事件時,期待的是我們的相信、保護與傾聽,當我們一再的追問或懷疑,只會造成孩子的不信任感或是感到沮喪,認為沒有人相信我。在兒少保事件中,教育單位的任務是辨識、通報、輔導,而查證、介入、追蹤,是社政單位所需要負責的,當然通報之後,有許多需要與社政單位合作的部份,不過學校的角色大多還是放在教育及校園適應上。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轉介流程及合作模式

    轉介流程

1、   輔導處接案

     ↓

2、   轉介駐區學校社工

     ↓

3、   學校社工評估

     ↓

4、   學校社工填回覆單

   ↓     ↓

         未接案      接案學校社工危機介入

    ↓                      ↓

5、   原學校後續追蹤,學校社工提供諮詢服務


※學校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與支援學校合作模式:

1、   學校社工提供支援以提供社會工作專業諮詢及特殊個案危機處理為主,其支援時間視特殊個案需求彈性調整。

2、   轉介個案之學校,由校內人員與學校社工組成一專業團隊,學校社工提供緊急之危機處理及後續諮詢,常態性輔導與追蹤工作由校內人員負責。

3、   區域內學校輔導處由輔導主任、組長或其他指定聯絡人,擔任與學校社工聯繫的窗口,轉介個案至該區學校社工人員。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有關學校社工的支援...

    學校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在支援學校,著重於學生家庭狀況的評估與社區資源的聯結,主要提供特殊個案緊急支援、危機處理之專業服務。

※學校社工人員支援之個案類型:
1、   涉及違反社會福利法規事件。
(1)    家庭暴力。
(2)    性侵害。
(3)    性交易。